观点与评论

《星洲》:丁杰隆/股价暴涨之后——手套业何去何从?

一场冠病疫情,让各国对卫生和医疗保健品的需求暴增,马来西亚手套业者的订单接踵而来,也使其身价顿时水涨船高,成为股票交易所里的当红炸子鸡。

根据大马橡胶手套厂商协会(MARGMA),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手套生产国和出口国,供应至195个国家,全球市占率超过60%,遥遥领先尾随的泰国(18%)和中国(10%)。其中,全球医疗用途手套,也有一半以上来自我国本土生产。

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曾指出,一个国家最具有竞争力的最优产业,乃由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(factor endowments)内生决定,而我国手套业的成功,恰恰有赖过去从英殖民政府到独立初期的联邦政府,由上而下积极发展橡胶产业。

特别是1925年就成立的马来西亚橡胶研究院,从早期着重种植改良,到晚近聚焦衍生产品的研发,是不断确保本土业者在国际上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机构。日籍学者Motoko Kawano(2018)的研究发现,顶级手套(Top Glove)和高产柅品(Kossan)等本地手套厂商过去的起步发展,拥有相似轨迹,即其生产的技术知识主要源自橡胶研究院。许多来自橡胶研究院的专才,也被挖角至私人手套厂商担任高层或技术顾问。

这显示,手套业今天所取得的突破,当然并非一夕之间实现,而是过去不断的积累。在1990年代最高峰时期,国内曾经拥有约250间手套厂,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减至约100间。来自美国和台湾外资的撤退,却也提供了本地手套厂商崛起的机会和成长空间,时至今日。

随着疫情尚未有停缓趋势,以及开发中国家人民对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,各国对卫生和医疗保健品的需求仍然会有增无减。疫情虽然给了马来西亚手套业契机,但同一时间,也在挑战各自厂房的产能。传统上,产能取决对厂房和机器的投资,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劳力供给,多少间厂房和多少条生产线,就大概决定了能生产多少只手套。

这显示马来西亚的手套厂商已经来到了一个新转捩点——如何从高度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取得转型突破?

各大手套厂商的思路当然非常清晰,不管透过什么方法,不论是内部扩张,持续的技术研发、机器自动化和数位化转型,抑或采取更激进的外部并购或合纵连横,大厂吃小厂,若要在这股疫情之后站稳一席之地,就非得在短期内增加产能,以及提高产能效率。

反而是政府对国内手套业的作为,是助力?还是阻力?这才是值得关心。手套业今天大红大紫,习惯对赚钱生意虎视眈眈的政商联盟,会否将介入市场,要求分一杯羹?因为过去有太多的失败案例,显示政府涉足市场太深,却弄巧反拙,越做越差。

政府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。相反,当下应该从更高格局的“手套国家队”模式出发,聚焦在建立整体产业的成长策略,以及修补市场失灵的问题,维持并守护马来西亚手套业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和竞争优势。例如,厂商在海外面对推销的问题、高技术劳工的需求和聘用,以及整体产业的持续升级,这些都很难仰赖个别厂商,则需要政府从中协调,或利用补贴政策来鼓励创新。

《 星洲日报》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reply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